今年3月13日是第20个“世界肾脏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您的肾脏还好吗?早检查为什么要证券投资,保健康”。
当前正值全国“体重管理年”,肥胖与肾脏疾病有何关系?我们为何要定期进行尿常规、肾功能检查?南方+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、国际腹膜透析学会前任主席、亚太肾脏病学会主席、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余学清为我们解答。
南方+:肥胖和肾脏疾病有什么关系?
余学清:肾脏是为身体排出毒素和水的器官,肥胖对肾脏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。
比如肥胖很可能伴随高血压、高血脂等高代谢的情况,会增加肾脏的负担。但这是一个缓慢、长期的过程。还有就是,肥胖者有可能吃减肥药,有不少减肥药会带来肾脏损伤,这种可能对肾脏造成急性的损伤。
南方+:当前全球及中国慢性肾脏病的情况如何?
余学清:慢性肾脏病(CKD)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。据统计,全球约有8.5亿人患有慢性肾脏病,而中国的患病率也高达10.8%,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慢性肾脏病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,许多患者直到病情晚期才被发现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
南方+:有人说我国南方的慢性肾脏病率比北方高,是真的吗?
余学清:从数据上看,全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是10.8%,而广东的数据是12.1%,确实高一些。但这个和诊断标准有关系。
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依据很多,包括肾脏损伤、蛋白尿、血尿等。南方天气偏热,如果喝水不够、出汗太多,就容易形成结石,导致血尿。如果把血尿这个标准去掉,那么全国的患病率是差异不大的,都是10%左右。
南方+: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为何如此重要?
余学清:慢性肾脏病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但病情会逐渐进展,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,甚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。
早期筛查和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疾病,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延缓病情进展,避免严重后果。因此,我们呼吁高危人群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肥胖患者)定期进行尿常规、肾功能检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南方+: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可能损害肾脏健康?
余学清:许多不良习惯可能损害肾脏健康,例如高盐饮食、过量摄入高蛋白食物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、饮水不足等。此外,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肥胖等慢性疾病也是导致肾脏损伤的重要原因。
保护肾脏健康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——
健康饮食,低盐、低脂、适量蛋白质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。
适量饮水,每天保证1500—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,避免长期憋尿。
控制慢性病,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、血糖,定期监测肾功能。
避免滥用药物,尤其是止痛药、抗生素等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定期体检,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,尤其是高危人群。
南方+记者 钟哲为什么要证券投资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十大正规配资平台_正规配资十大排名_配资平台十大排行榜观点